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概念、作用、接线图相关
最近小慧发现很多网友一直在关注,想要一张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的实物接线图。小慧给大家收集了一份文件。包括断路器和交流接触器的概念、功能、接线图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断路器主要用作供电线路的保护开关、电动机和照明系统的控制开关,也可用于输配电系统的一些重要环节。当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欠压等故障时,切断故障电路。
接触器在机床中用于频繁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它们具有动作迅速、操作方便、遥控方便等特点,但不具备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能力。因此,它们必须与
@熔断器,与热继电器配合使用。
接触器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使用的地方不同,接线方式也不同。这里指的是接触器的单一连接方式和多个接触器的连接方式。一般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
@断路器、按钮开关、热继电器、延时继电器和数字继电器等低压控制元件的产品组合。其实不管你用什么接触器,它的功能和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形状不同。
下面介绍电气施工中的一些断路器和接触器控制电路接线图:
电路示例说明
顺序启动和停止控制电路是一种控制方法智能断路器怎么接线,其中一个设备启动后另一个设备可以开始运行。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如上图所示,当辅助设备的接触器KM1启动时,主设备的接触器KM2可以启动,主设备KM2不停止,辅助设备KM1不能停止。但是,当辅助设备由于某种原因(如FR1动作)停止运行时,主设备也停止运行。
工作流程:
1、关闭QF开关,引入线路电源。
2、按下辅助设备控制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闭合,主触点闭合辅助设备运行,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保护.
3、按下主设备控制按钮SB4,接触器KM2线圈得电闭合,主触点闭合,主电机开始运行,KM2辅助常开触点关闭以实现自我保护。
4、KM2的另一个辅助常开触点将SB1短接,使SB1失去控制,不能先停止辅助设备KM1。
5、只有先按下SB3按钮,KM2线圈断电辅助触点复位(触点断开),SB1按钮才起作用。
6、主电机的过流保护由FR2热继电器完成。
7、辅助设备的过流保护由FR1热继电器完成,但FR1动作后,控制电路完全断电,主辅设备全部停止运行。
常见故障及分析
1、KM1无法实现自锁:
分析处理:
1),KM1的辅助接点接错,接成常闭接点。 KM1是封闭式和常闭式,所以没有自锁。
2),KM1常开和KM2常闭位置接错,KM1吸合型KM2没有吸合,KM2的辅助常开断开,所以KM1不能自锁。
2、KM2不能顺序启动,可以先启动;
分析处理:
KM2第一次启动,表示KM2的控制电路有电。检查 FR2 是否有电。这可能是FR2触点口的7号线,接错了FR1口的3号线,导致KM2无法在KM1的控制下直接启动。
3、KM1不能顺序停,可以先停;
分析处理:
KM1可以停止,表示SB1工作,并联的KM2常开触点不工作。分析的原因有两个。
1),SB1两端并联的KM2辅助常开触点未接通。
2),SB1两端并联的KM2辅助触头为常闭触头。
4、SB1无法停止;
分析处理:
检查电路,发现KM1接触器使用了两个辅助常开触点,KM2只使用了一个辅助常开触点,SB1的两端不是接KM2的常开而是接KM1的常开。常开常闭,因此SB1无效。
介绍交流接触器接线的另一种改进方法:
交流接触器等电气设备的许多端子都使用拱形垫片。这种接线方式对于一个端子接一个线头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几个线头或不同粗细的线头同时连接时,接触不紧,螺丝容易松动。尤其是接触器频繁吸合释放时,端子上的螺丝更容易松动。这样,拱形垫片与线头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大,甚至分离智能断路器怎么接线,导致电气设备故障或单相运行。针对以上情况,交流接触器端子为拱形垫片时的正确接线方式应为:
首先在拱形垫片下方添加两个平垫圈。接线时,先将细线或软线弯成大半圆,放在两个平垫圈之间,然后将粗线压在拱形垫片下面,并拧紧螺丝,这样无论发生多大的震动,它与只有一根线端的接线端子一样牢固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