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接点跳闸时间需要36-60ms,防
Anti-jump的意思是“防跳”,用于断路器合闸电路,防止合闸跳闸。当合闸故障线路时,保护会发出跳闸命令使开关跳闸。此时,如果合闸触点被卡住,断路器会在短时间内反复跳闸并合闸。还有一种情况,当断路器机构出现问题(如机构跳闸、潜行跳闸),而断路器合闸脉冲还未释放,导致断路器反组合开盘,这就是跳跃现象。 (断路器脱扣时间需要36-60ms,合闸时间需要60-90ms,只需要一个脱扣周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几个周期的脱扣和脱扣),跳闸现象是 会对系统造成多次冲击,严重时会导致断路器灭弧室爆炸。
1、操作框防跳
TBJ为双线圈继电器,由与跳闸电路串联的电流启动线圈TBJ和与防跳电路连接的电压自保持线圈TBJV组成。脱扣过程中,当有脱扣电流流过TBJ时,防跳电路中的TBJ常开触点闭合,TBJV电压自保持线圈启动,TBJV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闭合。已断开连接。
如果在保护脱扣过程中合闸触点卡死,BHJ--TBJV继电器-TBJV常开触点电路接通,TBJV线圈自保持,TBJV常闭触点始终断开,合闸电路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实现操作盒的防跳功能。可见,操作箱的防跳原理是保护动作后才启动,是电流启动、电压自保持的“串联防跳”。请勿将图中的“201”和“237”两点直接短接。如果这两点短路,当断路器开路时防跳继电器TBJ不能动作,断路器操作电路将失去防跳功能。 , 断路器 会跳转。
如果在脱扣过程中没有脱扣指令智能断路器使用说明智能断路器使用说明,则在断路器完成脱扣后,脱扣电路被断路器常开触点断开,TBJ电流线圈失电。断开时,不能形成TBJV的电压自保持,TBJV复位。 TBJV常闭触点重合,合闸回路完好,不影响下次跳闸合闸。
需要注意的是,TBJ电流线圈接在跳闸电路上,要求跳闸电路引起的压降要小。规定不得大于控制电源额定电压的5%,TBJ电流线圈的额定工作电流不得大于5%。 50% 的栅极电流,以确保 TBJ 在跳闸过程中可靠动作。
2、机构防跳
有闭合脉冲(SHJ),开关闭合——开关QF的常开触点闭合——防跳继电器KC6得电——KC6的常开触点闭合,形成自保持防跳电路,KC6的常闭触点断开,切断合闸电路——此时,如果故障开关跳闸,合闸触点被卡住,则开关不能再次合闸,机构反实现跳转功能。由于跳动位置监控电路中串联有防跳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在防跳过程中常闭触点保持断开,所以此时跳合灯不亮。合闸时操作机构防跳回路启动,合闸回路自保持。
3、跳位监控继电器负端与207短路直接进入机构
有些老的控制回路可能在跳变监控继电器的负极209、207短接后直接进入机构。这时候如果用机制来防止跳跃,就会出现寄生循环。
即由KC6组成的防跳自保持电路及其常开触点通电后与跳闸监控继电器TWJ形成通路。由于TWJ和KC6都是大电阻继电器,所以两个继电器分压。
TWJ分压后未达到返回值,处于励磁状态,启动操作盒的脱扣灯亮,即使此时开关处于闭合位置,脱扣灯也会也亮,即当开关处于闭合位置时,脱扣灯亮。位灯同时亮。
KC6继电器分压后未达到返回值,仍处于励磁状态。此时其常闭触点仍断开,可实现防跳功能,但KC6防跳继电器已通电,机构合闸电路一直保持开路。在分闸状态下,当操作盒发出合闸指令时,断路器不能合闸,必须断开操作电源,可以复位KC6防脱扣继电器,然后才能接通操作电源再次开启。
4、机构防跳和操作箱防跳电路同时存在